绵阳市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和司法机关法律服务保障职能,健全联络机制,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当好沟通协调“联络员”。与公检法司、律协、商事仲裁院、劳动仲裁院、法学会建立了保护民营企业联系沟通机制,常态化会商相关事宜,在健全日常联系、加强宣传引导、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深入法治宣传、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服务法治民企建设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近两年来,召开联席会议4次、座谈会8次、反馈意见建议70余条。
当好学法用法“宣传员”。聘请4名公益法律顾问,围绕民营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等主题,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菜单式”法律宣讲培训10余场次,为企业出具“法律体检报告书”1000余份。 邀请检察官、法官开展“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和依法治企创建活动,指导民营企业建立学法用法制度,提供法治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家法治意识,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截止目前,共同开展各类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50余场次,编印并发放《民营企业常见法律法规规章汇编》《绵阳商界》等资料2000余册,为20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
当好风险防控“预警员”。与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工商联、商会、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枫桥式商会”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绵阳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5个。与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开展涉案企业合规建设,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与市司法局深入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坚持商协会分行业、分地域、分会员数量,律师事务所分擅长领域、分所处区域、分力量大小的原则,指导全市48家市属商协会和59家县市区商协会与64家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合作机制。通过“菜单式”法律宣讲培训和出具“法律体检报告书”,助力民营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截止目前,已为所属商协会中的50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了公益性法律服务,为企业减少和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与市司法局联合建设“市工商联(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按照公道正派、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等标准,选任工商联干部、商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代表等组建调解队伍,发挥懂行业、有人脉等优势,重点对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个人涉及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民商事纠纷开展诉前调解,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目前建成绵阳福建商会、绵阳江苏商会等4个调解室。与市中院联合指导全市9个县市区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涉诉纠纷调解站”,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普法”模式,重点针对涉及劳动关系、融资借贷等民商事纠纷开展诉前调解,依托调解工作向双方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贯穿法律宣传教育于纠纷化解全过程,增强民企和企业家法治意识。自建站以来,调解涉民营企业纠纷106件,调解成功率95%,累计为民企减少和挽回损失超2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牛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