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省商会)第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点击数:69718   来源:四川省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9.01.09

在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省商会)第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陈  泉 

2018年8月24日)


各位常委,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提振信心、促进发展,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省,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刚才,眉山市委慕新海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陈放主席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下半年重点工作,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4位企业家代表作了经验交流,讲的都很好、很精彩,我听了后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很受振奋。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围绕大家关心关注的一些问题,谈三个方面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第一,正确看待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坚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规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发展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部分民营企业家出现了一些顾虑和疑惑,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消极和悲观情绪。这里,有必要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看一看中央、省委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究竟怎么样?民营企业的发展机遇究竟在哪里?我想,可以从“变”与“不变”两个视角来看待。

第一个视角,是看到“不变”。首先,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没有变。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联组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了“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其次,省委、省政府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没有变。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彭清华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民营经济,强调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求大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研究推出更有实效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热情,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占用较大篇幅单列一条,从强化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企业维权、市场准入、创新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等11个方面,对进一步支持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明确了新举措、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中央、省委在对待民营经济发展上,旗帜是鲜明的、态度是坚决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

第二个视角,是看到“变化”。要看到,虽然中央、省委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没有变,但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同时中央、省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在不断深化拓展,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改革开放在进一步深化。从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来看,沿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简政放权,更加注重保护企业家产权,着力推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将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二是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大趋势。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占比不断上升,养老、休闲、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为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面对产业转型的压力,民营企业必须顺势而为、应时而动,主动转方式、调结构、增活力,倒逼形成发展新动能。三是系列战略机遇在叠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七大发展战略,强调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重点发展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这一系列战略部署都将为广大民营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四是宏观经济政策在适时调整。近段时间以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央、省上都在适时启动和实施一批宽松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比如,国家近期出台了无还本续贷、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清理规范资本一级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力度等的一系列政策,这些都将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五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在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前沿经济,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市场敏锐性强、生产经营机制灵活,在推动数字经济与现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经济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完全可以抢占先机,分享数字经济红利,推动本领域产业与数字经济跨界融合、创新升级,在新经济领域将催生出一大批科技型民营企业、培育形成一大批瞪羚企业。

大家一定要准确研判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正确看待“变”与“不变”的关系。在看到不变中吃下“定心丸”,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放下思想包袱,坚定不移把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看到变化中下好“先手棋”,努力寻找发展机遇,抢抓发展先机,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思考几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中,明确要求我省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的谋划和部署。省委彭清华书记明确指示,省工商联要围绕促进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研究和谋划,不断发挥和提升民营经济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度。省委和彭清华书记给我们出了题,我们就要答好卷。这里,结合这段时间的调研和初步思考,围绕促进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问题,供大家研究和思考。

第一个问题:如何把握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理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思路是行动的先导。理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努力拼搏下,我省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738.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6.1%,支撑起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民营经济总量不大,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全国排第8位,与GDP全国第6的排位不匹配,比GDP低于四川的河北(24406.4亿元)少3667.5亿元、比福建(21800亿元)少1061.1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还不高,比河北(67.9%)低11.8个百分点、比福建(67.2%)低11.1个百分点。二是民营经济增速不快,从纵向上看,增速逐步下滑,从2011年的17.8%下降到2017年的8.2%(其中,2011-2014年平均增速为13.6%,2015-2017年下滑至8.17%)。从横向上看,增速低于重庆、湖北等临近省市,2015-2017年平均增速,分别比贵州、重庆、湖北低8.6、3.23、0.9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经济结构不优,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三次产业结构为7.8:52.8:39.4,劣于同期GDP三次产业结构(11.6∶38.7∶49.7),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民营经济在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经济领域还十分薄弱,仅有一家独角兽企业。四是民营领军企业不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我省上榜企业从2011年的18家减少到2017年的10家、减幅超过40%,在全国排位从第6位下降到第13位,上榜企业数量低于湖北(19家)、河北(19家)、重庆(11家)等省市。五是民营经济创新能力不强,民营企业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人才储备、技术研发不足,据抽样调查数据,超过1/3的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低于1%,超过1/2的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比重低于5%,很多民营企业尚无一件自主专利。六是民营企业品牌缺乏,《2017年胡润品牌榜》排名,上榜的107个最具价值中国民营品牌中,我省无一家企业上榜,河北、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均有企业上榜,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大省上榜企业数分别高达22家、15家。

这些都说明,当前我省民营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民营经济结构还不优,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民营经济实力还不强,优势不突出、发展后劲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扬鞭奋蹄、迎难而上,从差距中找潜力,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汇聚发展动能。

为此,在前期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稳中求进、量质并举、跨越发展”12字方针的总体思路,着力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快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省,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发挥和提升民营经济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度。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是前提、进是核心。“稳”就是要稳投资、稳增长,迅速扭转民营经济排位下降、增速下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快、更好、更持久、更有效的“进”:一是民营经济的总量规模要稳中有进;二是民营经济增速要稳中有进;三是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要稳中有进;四是民营领军企业的数量和排位要稳中有进。

第二,坚持“量质并举”的总取向。“量”是基础、“质”是重点。坚持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数量、一手抓民营经济发展质量,把工作重心放在“质”的提升上,实现四个大幅提升:一是产业层次要大幅提升,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与GDP三次产业结构要相匹配,新经济领域要培育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二是创新能力要大幅提升,实施民营企业专利“清零行动”,让民营企业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型民营企业;三是支撑作用要大幅提升,围绕省委确定的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一大批实力强、影响大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对优势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四是知名品牌要大幅提升,实施民营企业品牌培育计划,大力培育民营企业知名品牌,确保实现更多民营企业入选“最具价值中国民营品牌”。

第三,坚持“跨越发展”的总目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实现跨越突破,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省。一是数量要上规模,在民营经济排位上实现跨越突破,到2020年民营经济排位从全国第8上升到第6,与GDP在全国的排位相匹配;二是质量要上水平,推动民营经济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到2020年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要进入全国前10位;三是开放要大拓展,扩大民营企业在川外、境外投资,推动更多四川民资、民企、民品“走出去”,加快打造“两个四川”;四是贡献要上台阶,不断发挥和提升民营经济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度,到2020年,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超过60%。

第二个问题:如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部分民营企业家对“往哪转”“怎么转”仍然找不到方向,有的坐等观望、有的左右徘徊。在前期调研座谈中,有的民营企业家说,“以前投什么都赚钱,现在投什么都怕亏,也不知道往哪里投,不敢投”;甚至有的民营企业家说“现在不转型是等死、转(不好)是找死”。一方面,民营企业对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相关政策的获取能力不足,对企业转型思想准备不充分、发展方向把握不准,迫切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自身人才、技术、资金、实力等储备相对不足,特别是对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运用能力不够,存在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

转型升级是大趋势,转得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在转型升级方面,在座的很多常委都是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也探索出了很多路子,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走好以下几条路:一是走创新发展之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摒弃传统的固有思维,加快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创新力。二是走转型发展之路。一方面,突出数字经济渗透性、融合性强的特点,将其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主动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运用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改造提升现有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另一方面,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三是走带动发展之路。培育壮大民营龙头企业、领航企业,特别是要在大数据、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打造一批民企航空母舰、独角兽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我们希望看到四川有更多的民营领军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带动和激励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四是走抱团发展之路。团结出活力,团结出生产力。坚持大团结促大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配套中小企业建立产业链对接合作关系,发挥产业聚合作用,促进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中小民营企业,走“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之路,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通过组建行业产业联盟和商(协)会,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招投标承接平台、供销合作平台,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共享共用内部专利技术等,实现大中小民营企业抱团发展。五是走开放发展之路。按照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深入推进我省民营企业对外开放,一方面,围绕我省“5+1”重点产业行业,聚焦港澳台和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重点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一批优秀民营企业“进川落户”;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更多“民企”“民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第三个问题:如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从拼资源拼政策向拼环境拼服务转变。在前期调研中,我也听到不少企业家反映,当前我省的营商环境还不优,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投资项目、市政工程、PPP项目,民营企业无法进入;招商引资中许多优惠政策,外来招引企业可以享受而本地民营企业却不能享受;对民营企业的服务还不到位,项目审批流程还不优,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等等。

对于民营企业家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们梳理后已经专报省委、省政府,积极为大家呼吁;同时,我们也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一些具体的举措,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针对部分政府部门办事流程繁琐、办事效率低下问题,我们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率。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我们在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构的基础上,还将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基金,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针对民营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我们将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直通车”制度,及时搜集民营企业家的诉求和意见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为民营企业“鼓”与“呼”。针对民营企业与党政领导和政府部门联系沟通不畅等问题,我们将积极推动建立党政领导直接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探索推动设立“民营企业家日”,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与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机制,畅通企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机制,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针对企业家反映的营商环境不优问题,我们将探索建立全省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省、市(州)营商环境指数,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改进服务质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有关政策落地落实难问题,我们将探索建立民营企业政策实施评估机制,通过政府授权或委托,由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开展政策执行情况第三方评估,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促进有关政策落实落地。为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激励和精神鼓励,对政治素质过硬、示范带动作用强、社会影响力大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我们将提高其政治待遇,支持鼓励其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鼓励支持在群团组织兼职,适当安排进入各级工商联、商会领导班子,强化自身政治认同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针对民营企业家反映的其他问题,我们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比如,我们正会同省纪委监委研究制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制度规范,出台细化政商交往的负面清单,明确政商交往的边界。又比如,我们正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研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合法经营不受干扰的意见办法,审慎把握处理产权与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依法慎用强制措施,依法严格区分民营企业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处置违法所得时不牵连合法财产等。同时,今年10月份,省委将高规格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推出一整套更具针对性、更有操作性、更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代表,向全社会释放出大力支持、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总之,就是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我省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商亲商的社会环境,全力打造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民营经济、尊重民营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家的认同感、获得感、安全感。

第四个问题:如何培育高素质企业家队伍,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企业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的关系逐步发生变化,企业家阶层开始成长并且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企业家这个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把培育企业家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理念、国际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

在培育路径上,要坚持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壮大一批,加大对民营企业家的专业培训、专项培训力度,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一是引进一批“外来型”民营企业家。大力招引外地优秀民营企业家,集聚带动一大批企业家群体来川投资兴业,引进其先进经验和管理方式,提升我省民营企业家队伍活力。二是培育一批“本土型”民营企业家。加大对本土民营企业家的培育培养,开展好民营企业家培训,帮助本土民营企业家拓展视野、创新观念、提升素质。三是发展壮大一批“引领型”民营企业家。重点遴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社会信誉度高、行业话语权大的民营企业家,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打造一批民营企业家“领军人物”,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在队伍结构上,要打造“老中青”相结合、梯次发展的企业家队伍。我省年轻企业家队伍培育还是短板。一是突出对年轻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培育,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年轻民营企业家队伍。二是搭建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各类商会组织和活动,搭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年轻民营企业家学习老一代企业家勤劳智慧、坚韧执着、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引导老一代企业家虚心学习年轻人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促进老、中、青三代民营企业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三是加快建立四川青年企业家商会,为年轻民营企业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将其打造成我省“年轻精英俱乐部、青年政治学院、创新创业策源地、青年师资库、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谋部”。

在弘扬川商精神上,加强对川商精神的研究,总结顺应时代潮流、富有四川特色的企业家成长规律,教育和引导川商秉承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义利双行中弘扬川商精神,锻造勤劳智慧、坚韧执着、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创业品质,弘扬明礼诚信、尚义守法、开放包容、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展现拥党爱国、造福人民、富而思源、回馈乡土的家国情怀,塑造“引领新时代潮流的四川企业家精神”。当前,重点是要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强化“五个意识”,争做川商楷模、树立川商形象、打造川商品牌。一是强化大局意识,注重义利并举,服务大政方针,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谋划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强省建设,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四川民营企业家力量。二是强化创新意识,坚决破除“小富即安”“守摊子”等思想,接力改革伟业、勇立改革潮头,坚守实体经济、保持专注精神,适应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树立新观念,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三是强化法制意识,注重守法合规,树立良好形象,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四是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强化风险,加强风险防控,及早发现隐患,当前特别是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注重权责共担,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探索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做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力军,塑造富不忘贫、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的良好形象。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省,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担当、更好的作风推进工作,省工商联常委会、工商联机关和所属商协会,都要扎实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一)扎实抓好工商联常委建设。常委是工商联工作的主体,抓好常委建设是工商联强基固本之举。特别是各位企业家常委,既是“自家人”也是“当家人”,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多参与工商联的重点工作,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一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要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省委中心工作,聚焦“两个健康”主题,多提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及时反映行业诉求和企业家呼声,当好民营企业家的“代言人”。三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优势,在推动自家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商会组织的发展建设中,引领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当好本领域、本行业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领路人”。

(二)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全省各级工商联干部队伍,要着眼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需要,锤炼过硬本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一要提升专业素养,转变过去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破除过去老一套的手段方法,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实现新目标的能力。二要狠抓工作落实,鲜明崇尚实干、大抓落实的工作导向,列出清单、挂图作战,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坚决克服工作漂浮、作风不实问题,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切实整治“庸懒散浮拖”,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三个一”机关建设,着力将工商联机关打造成为政治性、纪律性、战斗性强的一支连队,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一所学校,和谐共事、合力干事的一个家庭,把工商联这个“娘家”建设得更好。

(三)扎实抓好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工商联的基层组织和工作依托,是沟通政企的桥梁纽带,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抓手,处于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与非公有制企业联系最紧密、指导服务最直接。一要加快推进商会改革,按照中央《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我省的具体办法,重点抓好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和会员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的“四好”商会。二要扩大商会覆盖面,按照“扩量、扩容、扩面、提质”的要求,聚焦省委确定的“5+1”重点产业,有重点地在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优势行业中组建一批在国内外有代表性影响力的商会,为商会改革发展厚植土壤、打牢根基。三要加强对商会的联系指导,改革中已脱钩的商会要尽快取得联系,争取纳入统一管理。积极主动与异地商会加强联系、搞好服务,推动实现“民营企业发展到哪里,商会就组建到哪里,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就延伸和覆盖到哪里”。

同志们,进入新时代、迈步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省,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