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巴中

巴中市通江县关于商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点击数:5496   来源:巴中市通江县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8.11.08

商会起源于行会,是早期的商人、手工业者为了互相帮助,维护同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同业性组织。它起源于16世纪的法国, 1902年,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商会—上海商业会议公所,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商会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活动,发挥着重大影响和作用。为进一步强化商会建设,巴中市通江县工商联以该县商会建设为例,通过视察调研、走访座谈、电话咨询等形式,对商会发展进行探究,并形成如下报告。

一、 商会建设的基本情况

商会发展和会员作用发挥是商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商会组织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是决定和影响商会凝聚力、号召力和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考量商会建设成败的重要依据。

(一)商会发展的总量

据调查,全县共有商会15个,其中,县商会1个,乡镇分会10个,行业商会1个,异地商会3个(含2个分会)。

县民间商会:2015 年1 月成立,设会长1名、专职副会长2名、兼职副会长11名、秘书长1名,会员1500余名。

供应商行业商会:2014年5月成立,设会长1名,监事长1名,副会5名,监事2名,理事22名,秘书长1名,会员企业53多家,涉及酒水、纸品、百货、粮油、洗化、调味等多个领域,是通江唯一一家行业商会,联络并管理着800多从业人员。

陕西省四川通江商会:2017年12月成立,是该县唯一一家依法登记、跨省异地的独立商会。设会长1名,执行会长1名,名誉会长1名,副会长10名,监事长 1名,理事15名,秘书长1名,会员企业近50家,涉及建筑、医疗、医药、餐饮、娱乐、房地产、商业、外贸等多个行业。

重庆巴中商会通江分会:2010年 4 月成立,设会长1名,副会长5名,秘书长1名,会员企业104家,涉及制造业、环保、加工、商贸、房地产、康养、教育、餐饮等行业领域。

成都巴中商会通江分会: 2016年12月成立,设会长1名,会员企业56家,涉及物管、药业、金融投资、广告传媒、生态农业、文化创艺等10多个行业领域。乡镇基层分会10个,会员共计319名。

(二)商会作用的发挥

商会是企业家主动聚合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党委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纽带,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作用。

1、团结凝聚会员。各商会依法依章程办事,团结企业,支持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供应商行业商会成立4年来,积极参加对内外交流,整合资源抱团发展,互惠互赢协调发展,经常组织会员企业开展活动,共同创办酒店等实体,已成为企业家的“娘家”和“主心骨”。

2、助推社会公益事业。一些商会和会员企业本着“扎根通江、发展通江”的理念,弘扬“回报家乡、贡献家乡”的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陕西四川通江商会会长李居岸捐款10万元,以资助贫困学生、农村贫困家庭。会员企业(第一建筑公司)总经理贾芝华组建通江县爱心社,募集爱心款物1000余万元,发动志愿者深入到全县农村、街道、养老院、幼儿园开展义工服务、救灾救助、心理疏导、矛盾化解, 救济困难家庭400多户、困难学生救助2000多名。重庆通江分会发起100万慈善基金会,先后为芦山地震灾区、贫困学生、留守老人及儿童捐资捐物近100万元。

3、承接政府部分职能。近年,商会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亲商、安商、护商”做工作。针对部分企业由于经济下行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融资难度大,县商会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强银企沟通协调,积极协调银行贷款。供应商行业商会建立企业融资互相担保机制,为企业解决融资难创造条件。此外,在企业征地拆迁、办理证照、解决纠纷、民工维权等方面,由商会出面协调,促进了一批问题的解决。商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公益捐赠,为党政工作排忧解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商会的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与“徽商”、“浙商”等优秀商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发展的总量、质量和作用发挥上存在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础薄弱。近年,全县商会的工作基础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发展仍很不平衡,基础不扎实。一是班子不优。部分商会领导忙于自身企业的发展,组织、参与商会活动少,不能有效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合力不足。个别商会领导班子工作经验不足、配合不默契,难以形成工作合力,造成商会工作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影响商会凝聚力。三是实力不强。大多商会没有实体经济,靠会费维持商会运转,会员企业中缺乏从事高端产业、企业利润丰厚的龙头企业,主动为商会贡献不大。四是经费不足。多数商会办公场所是靠租用或借用会长企业的场地,财政无商会建设经费奖励补助,工作经费有限,靠会费维持商会运转,无法满足商会正常工作需要。

(二)发展滞后。从全县商会发展来看,不论是总量还是增量,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都是比较滞后的。一是总量不足。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显示,各级工商联所属商会已近5万家,而全县依法注册的独立商会仅3家,分会12家,这与80万人口和近30万在外务工经商的大县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也无法达到全国商会县均发展水平。二是增量不大。由于受区位经济发展、“一业一会” 和一些地方规定的制约,行业商会成立难,异地商会登记难,新增商会速度较慢。三是管理缺位。由于商会领导班子全部是兼职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忙于自己企业营运管理,专职专业人员少,对商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思考,导致对商会疏于管理,不会管理,无力管理,商会缺乏生机和活力。

3、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商会在凝聚会员、共享信息、抱团合作、政企沟通、资源共享、宣传窗口、公益互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商会与社会之间搭建了桥梁和纽带,得到社会和组织的认可。大多商会尤其是乡镇分会,活动开展少,联络会员不够,挂牌不办事,形同虚设,作用发挥不明显。

4、政府及公众认识不足。据调查,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非公市场主体15000余家,绝大多数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团结、帮助、引导好这支力量非常重要。然而一些部门和干部,对商会民间性、经济性、统战性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商会工作关心、支持和重视不够,有的把商会当作捐资平台;社会对商会认识有偏见,有的认为商会就是商人吃、喝、玩、乐的聚会,商会工作就是开开会、捐捐款、聊聊天;企业认为加入商会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好处,只有奉献没回报,浪费时间和精力,主动加入商会和参与商会活动的热情不高。

三、加快商会建设的思考

商会在社会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与“合纵连横”的重要功能,具有强大的沟通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在企业和政府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可以推动企业抱团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政治优势

一是积极建言献策。商会成员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方面的代表,要充分利用人大政协平台、政企互动平台、政策咨询平台,知情明政,用好提案、议案、会议发言,传递民间社会的声音,努力为企业、社会建言献策。二是勇于模范带头。商会及会员要当好行业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行业标准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带好头,推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主动担当作为。利用商会资源丰富和地位超脱的优势,发扬“光彩”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在精准脱贫、万企帮万村、公益捐赠、招商引资、济困助学等方面贡献人才、技术、资金和智慧。

(二)搭建服务平台

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就是牛顿的平台,可见平台的重要性。商会要更好地发挥作用,亦如此。一是商会要利用组织优势,集中发挥政策精通、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作用,积极搭建市场投资咨询、营销咨询、投诉维权、与社会交流、危机应对等服务平台,帮助会员(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资金、技术、信息、法律、防御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政府及部门要坚持“放管服”的工作原则,既要放手商会去做,又要履行职责,为商会发展牵线搭桥,搭建政企沟通、银企对接、法企合作、部门联动、地企联系等平台,在商会与政府、会员之间搭建桥梁,为商会及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凝聚商会合力

一是大力发展会员。广泛宣传商会的性质、服务宗旨、活动平台、准入条件和商会对企业发展优势,积极把有实力、有潜力、热心商会工作的企业(或企业家)吸纳到商会中来,注入新鲜血液,壮大会员队伍。二是加强会员联络。商会就是会商的会,要密切联系会员,定期开展调查走访,适时召开会议,组织开展学习、考察、交流和送温暖活动,了解关心会员情况,让会员从思想深处认可“商会是会员的娘家”。三是整合会员力量。规范行业秩序,制定行业标准,推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有序健康发展。争取部门和社会支持,给会员企业营造良好办公环境、经营环境和法制环境。拓展商会会员发展空间,引导会员抱团发展。四是拓展商会影响。要通过创办商会会刊、召开年会、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深度宣传商会的八大优势(行业抱团优势、政企沟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党团服务优势、学习交流优势、组织服务优势、品牌推广优势和公益互助优势)、科技创新发展、行业先进典型和“光彩”事迹,进一步提高商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营造护商环境

1、尽快颁布商会法律。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商会的统一立法,而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注册,《条例》关于商会的双重管理体制和一地一业一会的注册原则的规定是商会获得法人资格的制度障碍,因此急需一部统一的商会立法。建议建立公法法人的商会。

2、高位推动商会建设。党委要统筹加强商会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商会建设支持地方商会发展的文件。明确商会组建的目标任务、具体要求等,并纳入党建工作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能职责,加强部门联动,严格考核奖惩。把商会发展支持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新建商会和社会贡献大的商会奖励支持和扶助力度。

3、建立亲清政商关系。一是坚持“亲” 为先的高线要求。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同商会、商人的交往要亲切亲近、坦荡真诚,主动同商会及商人交朋友。着力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推进精准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亲商、护商环境。二是坚持“诚”至上的交往原则。商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四个”自信。准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立场,主动同党委政府沟通交流,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契约精神,守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三是坚持 “清”为界的交往底线。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商(商会和商人)双方要守规矩,走正道,正确处理和看待“不吃请、不贪腐、不推拖、不走偏”和“不请吃、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交往要做到清白纯洁,不搞利益交换,不逾法纪界限,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四是坚持“严”当头的纪律保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消除党政干部与企业家正常交往的后顾之忧,鼓励支持各级领导干部大胆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对政商关系中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零容忍”,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五)规范运行机制

1、规范商会建设。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的工作思路,组建商会党组织,加强商会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商会发展。配强商会班子,把热爱商会事业、乐于担当奉献、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家选配到商会领导班子中来,带领商会发展。建章立制,健全网络,建好阵地,充裕会费,真正建立 “有党管会、有人领会、有章理会、有房开会、有钱办会、有网联会”的“四好”商会。

2、创新工作机制。建立“1+x”联系制,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家商会(商会企业),定期开展走访了解、座谈调研、领导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职能部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宣传有关商会发展的政策规定,通报经济发展形势,联动推进问题化解。创办商会内刊,传播商会文化,弘扬商会精神。推行会长述职考核,采取日常检查、会长述职和会员测评相结合的办法,工商联每年对商会会长进行述职考核,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并强化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