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达州

达州市工商联紧抓落实“大调研”着力攻克民营经济投资探底期

    点击数:4490   来源:达州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8.11.02

近年来,达州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市场主体总量提升,但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的现状。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安排,市工商联对全市民营经济投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一、全市民营经济投资现状。一是市场主体数据量持续递增,但投资实力不强。分析近三年上半年数据,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分别达16.08、16.89、18.43万户,其中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私营企业分别达2.46、2.94、3.53万户,市场主体占比低。二是第二产业民营经济贡献率为主要经济拉动力。近三年上半年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44.2 %、41.4%、33%;第三产业为22.8%、22.3%、29.8%。第三产业民企贡献率增长率小于第二产业下降率,不足以弥补下降造成的投资缩水。三是税负增长加重企业负担。近三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63%、62%、62%;但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纳税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9.52%、62.6%、69.73%。尽管民企纳税额有所上升,但企业税负加重。四是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探底。同比分析近三年上半年民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01.6亿元、310.11亿元、254.55亿元。2018年6月底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跌至近三年最低值,且该月民间投资低于全省4.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例下降至34.5%,为有投资统计口径以来最低值,且还有进一步下滑趋势。

二、全市民营经济投资探底原因分析。一是发展环境和生产要素保障有待提升。在发展环境上,囿于企业对政策举措解读不够、市场秩序不规范、投资领域不宽松,企业自身捉襟见肘,投资有心无力。以通川区为例,其民间投资75.7%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教育文化仅占l.4%。在生产要素上,由于融资难、场地受限、人才缺且品牌优势不明显,企业没有走出去的“资本”,也没有引进来的“魅力”。二是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投资疲软。据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对全市83家企业抽样调查显示:认为未来3个月生产经营趋好的企业比重为19.5%,与上月持平;认为生产经营一般的企业比重为58.5%,比上月下降4.9个百分点;认为生产经营趋差的企业比重为22%,比上月上升4.9个百分点。据此测算的反映企业发展信心的综合预期指数为48.8%,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全市各类企业总体发展信心有所减弱。三是企业自身局限性。如今,全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加之企业自身“营养不良”,结构不优,财务不规范等,筹备资金难上加难,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持续降低,甚至认为“船小好调头”,投资难上加难。

三、攻克“探底”困境的下步工作建议。一是增量升优,壮大投资主体。工商联将坚持“对症下药”服好务,注重“内引外联”,对内组织召开达商大会,对外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为企业架设起产业融合、项目融资的桥梁,推动企业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快企业自身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增量提质。二是加强服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通过发布经济信息、开展考察调研、强化金融法律服务等途径,深化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增强其发展信息,稳就业、稳增长、稳投资。三是广开门路,发掘投资新领域。结合省情、市情,推进民参军、混合经济发展,发掘投资新领域,推动民营企业本地化、区域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