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调查与建议

    点击数:95606   来源:广元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8.08.14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增强广元城市经济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广元市工商联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与市人大、市政协相关委室及市投资促进局等市级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深入各县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广泛听取对我市投资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调查与建议。

一、广元市投资营商环境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大胆创新改革,投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深度融合国家开放战略,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站高谋远,准确把握全球开放大势和广元历史方位,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提出了“大开放大合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思想,勾勒了广元开放发展“三步走”的目标定位,着力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聚焦项目招引和产业发展,市委确定了“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开辟了围绕“一核四带六链”产业布局和建设“一名市三基地”的实施路径,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抓项目、出政策、造氛围、优环境,我市逐步构建起了覆盖全方位的投资支撑体系。印发《关于推进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投资促进体制机制重大变革;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十五条措施》《广元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厚植开放合作的竞争优势;强势启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双提双破”专项行动,大力营造开放文明、优质高效的发展软环境。

(二)投资促进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成功举办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论坛,积极参与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川商返乡发展大会、西博会等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十二五”以来,先后引来希尔顿、中国大唐、中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6家,引来万达、海螺、中纺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17家,引进到位市外资金177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201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5.1亿元,增长15.7%,突破了自2011年以来增速始终徘徊在3-5%左右的局面,创8年来最高增速。

(三)开放合作载体持续拓展,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依托蓉欧、渝新欧班列大通道,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化“浙广”“九广”“成广”“西广”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产业协作,不断寻求扩大资源市场和资本市场,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我市。健全市校、厅市等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机制,先后与上百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促成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广元。主动加强与成绵乐发展带和南充、达州、广安、巴中等市的对接,突出错位发展,产业分工和项目布局进一步优化。

(四)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环境得到优化。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施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深入推进投资项目“一窗进出”并联审批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开展“双提双破”专项行动,积极简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办事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围绕项目推进,建立了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会商调度等全过程服务工作体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定期与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项目推进问题。

二、广元市投资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惠企措施落地难,政策的“磁石效应”不明显。政策配套体系不健全,优惠政策不优,兑现打折现象较为普遍。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县区招商引资时承诺很好,但项目落地后,承诺迟迟不能兑现,或者打折兑现承诺。在政策执行上,个别部门和干部执行政策当面表态很好,过后没有下文,一些企业不同程度遭遇“玻璃门”,政策看得见,落地隔座山;口头上讲解放思想、顾全大局,当触及到部门权力和利益时就执行不到位,对规定较模糊、需多方协调和自由裁量权较大的事项,顶、抗、拖、磨的现象比较突出,政策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如,有的县区连续两年没有兑现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奖励政策;有的企业垫资完成场平施工,政府以审计、财政资金紧张等理由拖时多年未予解决。此外,一些部门对政策信息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定主动宣传不够,发布渠道比较分散,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存在困难,影响了政策红利效应发挥。

(二)硬环境改善有短板,产业承载的聚合力不够强。一是基础配套相对滞后。随着市城区骨架拉大,城市服务功能不全,高档酒店、大型商业等设施缺乏,信息化、物流等平台建设不完善,城市组团之间、片区之间快捷畅通连接尚未实现;我市虽已开通高铁但受“虹吸效应”影响较为明显,广元红岩港建成3年多至今未开通运营,航空直飞航线较少。从产业园区建设来看,全市大多数工业园区只实现场地平整,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多年未实现全面配套;三江新区规划建设近七年来,基础设施、园区面貌变化不大,产业承载能力仍然较弱。二是项目用地保障不够。一方面,用地结构性矛盾突出,利州区宝轮工业园、青川庄子产业园、旺苍黄洋工业园、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石龙工业园、朝天国际石材城等园区项目入驻严重不足,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城等项目缺少用地指标。另一方面,一些项目选址因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等原因需调整用地规划,调规和报征耗时长,征地拆迁慢,拖延项目推进少则半年,多则二至三年。三是产业生态环境不优。在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构成供需“上下游”产业链条关系,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而我市“一园一主业”不明显,主导产业集约化水平低,园区企业“大杂烩”,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强。

(三)政务服务跟进不够,审批提速提质仍有差距。一是“办事难”未根本解决。有的企业反映,当前行政审批部门“门难进”“脸难看”得到根本扭转,但“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甚至“找不到门”的问题亟待破解。一方面,由于窗口配备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一次性告之不清,部门间政策口径、办事程序不统一,致使企业来回奔波;特别是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环节容易出现反复调整报批、排队等待审图情况。另一方面,一些部门工作人员“本本主义”严重,当行业或系统与市里的政策有出入时,对一些企业的实际问题,不研究解决办法,以致小问题变成影响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二是中介服务市场发展不充分。据了解,项目开工前耗费在准备和中介服务环节的时间约占60%—70%。且部分领域中介机构数量少,与部门有利益关联,以致服务效率低、收费高。三是审批创新服务不够。我市在创新审批服务方面虽也进行了探索,但行政许可改革滞后,并联审批落实不到位、非关键环节“容缺后补”机制未全面推开,加之项目落地后主动服务指导不够,企业办证遗留问题多。

(四)金融体系不够健全,融资困局依然亟待破解。融资渠道单一。由于我市缺乏信托、基金、租赁等新型融资工具,加之现有的银行、小贷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总体规模不足,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地方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难以支撑中小微企业脱困发展。从我市引进的项目和现有中小微企业整体情况来看,因受企业治理结构、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等因素制约,全市85%以上的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于间接融资,仅有苍溪华朴农业、青川唯鸿生物等几家股份制改造后的“新三板”企业能直接融资,融资难现象突出。同时,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大多在基准利率水平上浮50%以上,无资产抵押的贷款企业还要承担2.5%左右的担保费用,企业间接融资成本大多在12%左右。

(五)社会人文环境不优,亲商安商富商意识不浓。一是法制环境亟待改善。据企业反映,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罚款、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对企业面临的困难视而不见,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以罚代管、罚而不管,违规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立案难、执行难、执法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方村民在项目建设时漫天要价,堵路、阻工、强买强卖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项目推进。二是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我市招投标市场管理相对滞后,中介环节长期缺乏有效监管,建设单位明招暗定,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纵、相互串通,投标人借用资质、围标串标或违法转包分包的现象较为普遍。当有举报、信访时,取证难、查处难。有企业反映,一些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部门垄断经营,安装工程和相关业务费用收取不规范,收费普遍比外地高,投资人敢怒不敢言。三是人力人才资源相对不足。广元缺少工科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少,本地优秀人才留不住,外地高端技术人才、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引进难。同时,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常面临用工难、用工荒。

(六)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发挥受限。我市目前有国、省级开发区7个,数量多但发展规模偏小、体制机制不顺畅。一是职能定位不清晰,权责不匹配。个别县区的省级开发区没有独立管理机构,开发区管委会与有关部门或所在行政区的权力、职责边界不明晰,权责不对等,事权责任不匹配。二是权限下放不够,办事不出园难实现。据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反映,虽然规划、住建、国土、环保等市级部门均设置了驻区分局,但分局无实际审批权,许多企业办理生产、经营审批事项时存在市级部门、管委会两边跑,办事效率低下。三是考核管理体制不顺,有向“大而全”回归趋势。随着产业集聚和功能拓展,开发区已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逐渐演变为准行政功能区,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从考核导向看,考核指标基本上将开发区作为一个行政区来对待,难以有效发挥考核激励作用。

三、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广元开放发展动能。解放思想是推动发展的源动力。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必须进一步围绕贯彻落实“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牢固树立投资优先理念,跳出广元看广元、跳出广元看世界,在眼界、理念、工作标准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找差距,在政策、要素、服务等方面找不足,在各级干部中推动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对思想观念陈旧、作风不严不实的干部,要大力开展点题式、点穴式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向“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的新衙门作风开刀,让“蜗牛”干部动起来、跑起来,让“木偶式”的干部活起来、变起来。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敢于尝试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创新改革的浓厚氛围。

(二)优化政策环境,抢抓新机遇,进一步彰显广元加快发展优势。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一干多支”战略部署,抓住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契机,加快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力争在全面开发开放上走在全省前列。要抢抓广元开放发展新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充分用好高铁资源,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成都、重庆、西安、兰州等中心城市发展,围绕外资、内资、央资、民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断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要素、市场机遇,以项目突破带动广元投资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形成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招商引资浓厚氛围。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在旅游、产业园区、军民融合、科技教育等方面高水平、大手笔筹划催生一批大项目。政策制定上,在关键领域和环节加大优惠力度,充分发挥“以一撬十”的乘数效应,避免政策“碎片化”。政府要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强化政府承诺兑现,政府带头守诺,重诺,践诺,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投资营商环境建设机制。按照更加彻底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要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学习借鉴省内一些地市“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代办制”的审批实施路径,推行“容缺后补”,做实并联审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优化“网上办”服务事项,打通政府部门内部之间数据、信息壁垒。选准“最多跑一次”这个突破口,解决服务、监管、状态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项目推进机制,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顶岗补位和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对已签约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收费检查等进行“一站式”代办服务,并定期督查、定期会商,推进项目落地。

(四)强化“筑巢引凤”理念,夯实投资硬环境,进一步拓展广元跨越发展空间。一要继续加强园区建设,大力推行市场化、企业化的园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及早规划并完善在建园区配套设施,加大对闲置园区的定向化、专业化招商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围绕三江新区建设定位,适当调整优化管理体制机制,统一规划建设电力、给排水等市政设施,形成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核心区基础设施成片连网。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规划,重视园区产业配套,加大产业链中关键项目和缺失环节的项目招引,促进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二要加大城市功能配套建设。以加强城市金融、商业、宾馆、旅游、休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抓手,加大市城区作为广元首位城市的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和提升广元城市绿化、亮化、香化、美化新品位。三要持续发力大交通体系建设。抓抢高铁时代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加快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方式之间联运、换乘体系建设,努力补齐枢纽多式联运和互联互通的短板,推动蓉欧、渝新欧班列广元铁路枢纽综合物流集基地建设,力争国家保税区和海关监管库在广元落地生根。

(五)加强制度创新,强化“软力量”建设,进一步营造广元人文环境效应。一是强化人才支撑保障。人才资源是最大的资源。要进一步落实我市人才引进各项激励政策,打造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重点围绕城市规划、高新产业、经济金融、现代管理等领域,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重视产需对接,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实用性人才。二是健全完善统一的服务企业平台。发挥好线上企业服务平台作用,及时解决企业问题;继续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做好线下服务跟进工作,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三是用好问责执法利剑。深入开展“双提双破”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各类涉企行政行为,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审批、服务不到位等行为,要严格问责。

(六)破解发展瓶颈,打通体制壁垒,进一步落实广元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举措。一是着力破解企业资金困境。整合全市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市级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建立壮大产业发展基金,规范应急转贷资金使用,推动地方财政与银行共同建立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引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信托、基金、租赁等新型融资工具,创新符合广元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产品;落实科技金融综合试点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引导企业进行规范化改制和企业诚信化建设。二是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调整PPP项目推进思路,通过资产债务剥离重组、政策资源整合、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创造市场化融资主体资格和项目条件,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充分调动银行、券商、保险机构、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力量,运用市场化、企业化手段推动项目实施。三是加强招投标和中介服务市场管理。坚持招标信息网上公开制度,防止少数人控制招标信息。建立招投标违规违法案件查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围标、串标、买标、卖标等违法行为。积极培育引进本地紧缺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充分竞争。

(七)突出“主业主责”,发挥“溢出效应”,进一步激活开发区改革开放活力。开发区是全市项目投资的主阵地,要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一是充分放手放权。按照“非禁即允”原则,围绕“企业办事不出园”目标,充分授予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土地、规划、重大项目审批、财政等方面管理权限,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加快发展壮大。二是优化完善考核体系。突出主责主业,建立符合开发区职能定位的目标管理体系,提升考核效度;建立事权及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蓄水养鱼”,增强开发区运行活力;扩大选人用人自主权,探索试行领导干部任期制、档案封存制、绩效工资制等用人、分配机制。三是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建立产业园区市场化、公司化建设管理模式,鼓励开发区大胆创新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开发运营新机制,给予充分自主权,推动实现园区开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