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点击数:73416   来源:泸州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8.08.14

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课题。围绕如何促进泸州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工商联组成专题调研组,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召开非公企业、市属商会、异地商会负责人座谈会11次,对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企业转型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质量现状评估

(一)经济总量增加较快,大多位于产业低端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市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发展历程。由于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WTO)、深化改革(尤其是本世纪初国企转民企改革)的强烈刺激效应,深度释放市场活力,民营经济获得了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从1983年建市到2017年35年间,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年均11.4%的高速增长。

2014年,我市开始推行工商注册登记改革,改“审批制”为“申报制”,民营企业当年新增登记民营企业5118户,民营企业总数达21266户(含分支机构3399户),比上年增长29.1%;注册个体工商户138633户,比上年增长18.2%。2017年4月,川南自贸区挂牌运行,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一年内引进企业4310户。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发展私营企业35413户、个体工商户197214户。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0.18亿元 ,比上年增长9.3%,占GDP的59.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1%。全市已涌现出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万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但与此同时,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总体较低,其行业分布主要是白酒制造、机械、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和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在现代医药、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中的占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43户、关联企业3424户,其行业增加值约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0 %;现有各类机械、能源、化工制造企业896户、关联企业2761户,创造了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11%;现有贸易、物流、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企业13952户,他们贡献了全市民营经济增长值的21.6%。医药产业成长较快,在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约占9.1%。农业加工、涉农服务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4 %。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互联网、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制造、现代物流等成长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约2418户,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实力弱,上述企业目前在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约占9.9 %。

(二)经营效益稳中有降,多数存在生存危机

随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商品生产数量显著增加、社会需求总体饱和,民营企业无法持续过去高速增长态势,民营企业总体经营效益稳中有降。统计表明,从2013年到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从17563户增加到 35413户,年均增长19.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从664.71亿元增加到933.95亿元,年均增长10.4%;纳税额从96.7亿元增加到132.9亿元,年均增长8.9%(如扣除税收优惠增长10.7%)。从总体状况来看,我市民营经济的经营效益是持续增加的,社会贡献也保留了持续增长趋势,对扩大社会就业、拉动经济投资、参与社会捐赠等贡献度均保持在70%以上。但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整体增速呈持续下滑趋势,具体到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和行业样本民营企业,普遍的下降趋势更加突出。以酒业小巨人企业为例,户数总量从33户调减到2017年31户,与2013年上升或持平的8户,占24.2 %;下降的25户,占75.8%;退出的2户,占6.1 %;具体到2017年,12户产量增速为负占38.7%;其中销售收入增速降低的13户占41.9%、利税增速下降的16户占51.6%;入库税金下降的10户占32.3%。传统的白酒、机械、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中,出现停业、半停业的871户,占2.69%。以建筑业为例,全市830户建筑企业中,僵尸企业212户占25.5%。一批创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持续良好的企业出现了生存困难,一大批机械、建材、客运、餐饮、物流服务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增长总体放缓、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攻坚期的新的历史时期,先天弱质、实力相对较弱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外部需求不足、企业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昂的严峻形势下,不少企业缺乏有效的品牌战略、经营决策出现失误,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转型应对比较缓慢

面对新经济常态,我市很多企业家坦言自身能力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科技含量较低,升级转型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对于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感到茫然失措。从生产要素配置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智力支撑不足。调查统计表明,我市民营企业经营队伍知识层次总体较低,管理团队建设滞后。在590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7.3%,而高中以下学历的占48.9%,其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0.7%。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者起步于白酒、房地产、煤矿、机械等传统产业,成长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环境,超过87%的规模民营企业经营者未接受过3个月以上系统培训。相当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缺乏战略思维,盲目跟风投资,重复投资严重;有的满足于小富即安,耽于享乐,不愿意担任社会职务,没有外出发展计划,“盆地意识”非常浓厚;有的会办事不会用人,不善于纳才纳谏,不善于授权放权,管理不科学,企业难经营。在调查的55户家族传承企业中,有23户企业存在接班人“接不好”的问题,一批接任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在专业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不适应要求,还没有成长为“创二代”,接续经营震荡较大,部分比较知名的白酒、机械、建筑、服务商贸企业因交班不顺而破产倒闭。

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设置员工培训机构,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员工培训机制,忽视人才开发,企业再教育工作严重滞后。全市57%的规模民营企业没有制定人才培养规划,55%的民营企业没有组织员工参加过各类培训,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普遍缺乏创新型、复合型、成长型人才,后继人才不足。在全市33户 “小巨人”酒业企业中,有23户缺乏具有职称的专业营销人才。机械行业商会的48户会员企业中,有34户企业缺乏专业科研人才。全市勉强称得上“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累计不超过180户,有半数还是最近两年引进的。现代医药、物流、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企业实力弱,缺乏行业领军人才。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新的人才危机。以家具制造行业为例,全市经历了近30年发展历程,产品质量精美,但企业经营人员深受小农意识束缚,生产经营规模始终做不大,300多户企业至今仅有4个注册商标,3000多名行业技术骨干也在不断流失。

二是科技支撑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据调查,我市民营企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企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市从2012年开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截至2018年6月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6户、市级科技型企业675户,合计占全市民营企业的2.1%。科技型企业集中在传统的机械、化工行业和部分医药生产企业,现代特色农业、新兴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少有骨干民营科技企业,反映了我市科技企业发展处于较低层次。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研发投入4.2亿元,占民营企业增加值的0.045 %,是先进科技企业平均投入的十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营企业拥有科技人员1360名,平均每个民营企业拥有科技人才0.04人;拥有专利技术的民营企业285户,占民营企业的0.8%。2017年全市获得省级科技资金扶持的民营企业项目47个,占民营企业数的0.12%。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新意识薄弱、忽视科技研发、管理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制约了民营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提升。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企业低质量运行,难以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

三是品牌培育意识不强,品牌打造滞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品牌已成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资产,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市品牌支持政策集中在商标创建和产品质量提升上,在城市品牌建设规划、品牌营销推广、品牌价值实现和企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着力不够,未能实现品牌打造的有效整合和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全市有企业注册商标9190件,占市场主体的32.7%,其中酒类商标4506件,占全市商标的49%;有驰名商标25件、四川名牌22个,其中酒类品牌占90%以上。从总体来说,我市企业品牌“散、杂、乱”的短板明显,老窖、郎酒品牌面临强劲挑战,小巨人酒业品牌难以树立起来,其余原产地食品加工、化工、机械产品始终未将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旅游、文化、物流产业还没有涌现出代表性强的行业经营品牌,医药、航空航天、智能终端等新兴制造产业潜力巨大,但还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优势。

四是社会支持氛围不浓,优惠政策难以落地。调查表明,群众认为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不够宽松的占96.1%,认为民营企业经营人员没有获得应有尊重、社会地位有待提升的占97.8%。95.6%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信贷、用工、项目、科技扶持政策兑现得不好,近四年中央、省、市出台的45个优惠政策文件,占2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完全不知晓,48%的企业负责人没有看到过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文件,89%的企业经营者表示从未享受过政府转贷资金、科技扶持资金支持。市本级每年投入民营企业培训经费不足20万元,7个区县每年平均投入2.2万元,按受培训人数算人均费用55元,按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总数计算人均费用仅6.7元,培训的层次较低,覆盖面很窄,难以发挥实际功效。相比之下,成都市每年投入民营企业培训经费1100余万元,培训企业经营人员2.8万人,企业负责人平均培训费达到393元。攀枝花市每年投入培训经费100万元,培训企业经营人员4200余人,人均280元。企业家的培养指导主体单位不明确,制度化的企业家培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泸委办【2014】31号文件印发了《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对企业年度研发资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且金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获得投入资金总额的5%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补助,但至今未落实。

二、关于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助推我市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和国内基本矛盾变化的时代发展要求,是助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现实迫切需求,是民营企业遵循发展规律、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的内在发展需要。为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相关部门须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转变思想观念,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决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必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民营企业必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明确“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准确把握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坚持走转型创新发展之路,坚持走科技兴企、人才强企、品牌立企之路,综合运用科技创新、管理改革、人才引进培育开发、产品品牌打造提升等“组合拳”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定好位,明确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以科学规划和坚实行动、务实举措夯实企业发展根基,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有效发展。

(二)制定培养规划,强化优秀经营人才集聚培养

高素质的企业家是聚合资源、推进创新、创造财富的主力军。要站到振兴区域经济、成区域中心的高度重视引进和集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制定和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以人才为核心资源和突破口,为发展引进和培育一大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要全面开展我市企业经营人才现状普查,准确掌握我市企业人才情况,把握企业发展人才需求规律,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人才培训规划,特别关注领军型企业家培养,注意发现、物色和引进、培养一批开拓创新型的优秀企业家。预计通过3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100名领军型企业家、1000名成长型企业家、10000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建议实施“百名企业家领军人物创新培训工程”,倾斜扶持发展一批上市企业、准上市企业和全国性、跨区域性民营企业,引进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驻泸州,在铸造“巨无霸”企业的同时造就一批优秀“舰长”,推出若干名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企业家。建议进一步细化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中介为媒、企业与人才联姻的人才配置机制,综合运用股权、现金、住房、表彰激励等手段,精准引进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要通过努力,推动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中介为媒、企业与人才联姻的人才配置机制,细化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政策,综合运用股权、现金、住房、表彰激励等手段,协助引进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

(三)推动政策创新,构建良性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建议进一步探索建立创新创业集聚发展机制,以泸州国家高新区、长江经济开发区、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等园区平台为依托,重奖激励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申报建设,加快园区创新创业配套服务建设,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创新创业资金,全额用于创新创业载体、公共服务体系和创业创新项目、企业扶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的科研项目、拓展项目、重点创业创新项目。各区县、园区都要设立或用好创新创业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要开展政策落实情况保证评估调研,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政策等项政策,激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投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对外科技合作,引进科技人才、科技设备等科技资源,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通过加强公共实验场所建设、配备创业导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大学生创业、社会发明创造主体的创业补贴范围额度,简化补贴申请论证程序,加强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主动筛选支持创新项目,激励社会创业激情涌流。可考虑设立企业专利购买、引进奖励基金,或将该项费用列入科技创新基金支持范畴,鼓励企业购买、引进成熟的和最新的风险专利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尤其是自动化技改研发、设备购置投入予以适当补贴,支持企业强化科技支撑。将企业科技研发情况列入企业考评重要指标,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参照国有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培训费),或按民营企业纳税收入1%计提投入民营企业培训研发,引导更多企业潜心开展科研,用好人才政策,增强竞争实力。

(四)引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建议进一步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重点产业科技交易市场、新兴产业创业孵化平台的建立运营指导,构建社会化的企业创新、能人创业支持服务系统。市、县分层建立重点民营企业扶持目录,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强力推进一批民营企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发挥人社部门和人力开发公司“两个积极性”,加快建设“职业经理人才库”,创建民营企业经营人才的“蓄水池”,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的“活水源头”。落实相关部门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责任制,构建优秀人才“苗圃式”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优秀企业人才的培养提升。要分层次、分行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创业辅导方案,指导企业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企业的创业能力。要通过产业引导、园区培育等方式,支持企业搞好发展诊断,支持不同行业企业融合发展,引导企业选择适合的方式搞好转型升级提质。要着眼于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选准一批成长型、潜力股型企业,鼓励一批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脱颖而出,担当转型发展“排头兵”重任。要指导民营企业搞好传承交接,将更多“富二代”培养成“创二代”,激发“老字号”民营企业更大的生机和活力。要注重“新生力量”的发现和培育,大力支持一批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制造、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发展,培养一批科技强企、品牌兴企的“示范企业”,形成更多的“拳头产品”。

(五)优化政务服务,营造高质量发展有利环境

建议在涉企政务服务各类机构中深入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最佳政务服务环境”专项教育行动,切实推进各级干部职工思想、作风、观念的转变,牢固树立“企业至上、发展优先”的理念,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坚决惩治“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的行为,致力于建设一支观念新、业务精、服务优的政务服务队伍。要牢牢把握这一轮机构改革历史机遇,始终坚持以“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为宗旨和导向,深化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优质政务服务,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需要的、更加精简、快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机制。要继续突出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合并审批事项、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前置环节,严格控制项目审批的总体时间,强力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对现场审批事项实行“即到即办”,推出一大批“一小时审批项目”,树立我市在全省、全国“最佳服务、最快速度”的政务服务品牌形象。要大力加强“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对一般的年检、换证、注册申报事项实行网上审批、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实行“自助服务”。要全面推行“两随机一公开”监管体制改革,实行监管执法随机抽查全覆盖,杜绝多头重复检查,切实为企业“松绑”。要大力整治违规收取保证金、指令维修安装服务等垄断经营行为,落实各项降费优惠,支持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