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都

成都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提速

    点击数:5444   来源:成都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6.11.29

11月24日,成都市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重大合作项目启动揭牌仪式在蓉举行。与此同时,由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组长朱高峰院士带队,工信部相关司局和中国工程院及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部分专家,对成都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估。这标志着成都与航天科工集团深化合作、携手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提速。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体制创新,是成都创建试点示范城市的三大创新试点之一。作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域,成都在航空、航天、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材料等工业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具有较强产业实力。

立足自身优势,成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并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发展。按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将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园区为抓手,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打通军民融合创新通道;将着力构建“1+N”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培育千亿级集群。

以重点项目为动力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年轻研发人员正准备利用中航工业联创平台开始创业。而基于凯天电子几十年传感器的军工技术,涉足民用安防行业,这也是凯天电子一个转型增长点。军品和民品融合有很大差异,需要改革机制体制,甚至产品造型、设计理念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做好转变。引入战略投资者组建股份公司,加快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也成为公司未来着力的重点方向之一。

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才能激发军民双方的内生活力。军民融合涉及工业、科技、军事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军工和民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同、体制机制和技术不能很好融合等情况。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成都聚焦重点项目,重点筛选投资大、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领先的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加强跟踪推进;积极落实与军工集团的战略协议,推动一批项目签约落地;通过项目引领,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军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决策迅速、资金实力雄厚等优势,探索民口企业采用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有了相关政策的支持,军民企业也焕发新的活力: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积极研究探索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供应商体系建设为抓手,以绩效评价为支撑,以条件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小核心、大协作”合作模式;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等优势,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入股中电科29所旗下成都嘉石科技,组建海威华芯公司进入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建成全球领先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线……

完善军民融合顶层设计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准确把握基本规律、根本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确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地生根。

今年6月,成都市成立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9月,成都编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1234”总体发展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着力两个创新、构建三个体系和推进四个融合……

按照规划,成都将加快“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大力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军民产品融合、军民资本融合、军民人才融合,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在此目标下,加快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和新材料等产业联动发展的“1+N”产业发展体系;以成都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青羊区、新都区、双流区、彭州市等特色产业园(基地)为支撑的“1+N”空间布局体系;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条”为核心,科技创新、招商促进、金融服务、区县扶持等一批政策措施为配套的“1+N”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四个融合。

围绕“两个创新”“四个融合”,以促进“民参军”为主,成都还发布了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军民融合企业间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军民融合企业提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水平;支持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军民融合企业提升“参军”能力;支持建立完善军工配套产业体系;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开拓市场;支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军民融合产业人才融合;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力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形成产业承载能力

今年8月30日,成都市与北航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涉及项目共7个,签约总金额114亿元。根据协议内容,将充分发挥成都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西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区位、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

其中,“一体”即北航与成都天府新区合作,重点打造包括北航创新研究院、北航创新科技园、北航成都研究生院、北航天府国际交流中心在内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两翼”即建设北航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蓝色动力硅谷)和北航成都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

工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北航合作的新项目,也将全部落户于成都规划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内。目前,成都已先期启动并完成包括天府新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新都区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基地、彭州市军民融合航空动力产业园,双流区、高新区、青羊区、金堂县的航空产业园建设方案也已完成。成都市承担的六个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如飞机整机产业基地、核动力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信息安全产业园基地、“银河·596”产业基地、西物所双流基地和航天高技术产业园基地都在有序推进中。

按照规划,成都将围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航空、信息安全、军工电子、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机电装备、新材料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和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支撑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园支撑、协调推进的空间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