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泸州

泸州市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调查报告

    点击数:5711   来源:泸州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6.10.12

为深入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市工商联就我市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走访调研相结合方式,发放调查问卷65份,收回54份,走访23位民营企业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基本特点

(一)有文化,受过一定专业培养。受访者中70、80后占85.2%,是年轻一代非公经济的主力军;文化程度较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4人,占62.9%,其中硕士6人,占11.1%;有海外留学经历以及海外生活1年以下时间的占18.5%。受访者中,具有企业管理相关专业,近两年接受过企业管理进修培训的占85%以上。

(二)有作为,占据一定的社会管理资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理想信念坚定,有担当奉献精神。受访者中中共党员占55.6%,民主党派成员占20.4%;希望加入中共的占68.5%,加入民主党派的占25.9%;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重要的占94.4%;担任人大代表的占22.2%、担任政协委员的占48.1%,担任工商联执常委的占16.7%;已参加青年企业家联谊会、协会组织的占94.4%,愿意通过参加人大、政协及工商联等组织参政议政的占96.3%;受访者中民企接班人占38.9%,自主创业占61.1%;在企业中担任董事长的占27.8%,担任总经理的占61.1%;认为我的个人梦想是“中国梦”的一部的占79.6%,我的个人梦想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占20.4%,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想创造社会价值的占50%,认为财富来源于社会,应该回报和用于社会的占75.9%。

(三)讲诚信,具有加强的法治思维意识。受访者中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经济纠纷的占87%,通过协商解决经济纠纷的占92.6%,通过找领导、托关系的仅占11.1%;认为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占40.7%,认为发展环境不公平的占31.5%,认为诚信最能反映企业家精神的占78.5%。

(四)懂政策,关注企业经营环境。受访者中对目前政商关系满意的占50%、基本满意的占38.9%,还有11.1%的不满意;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忧虑,主要是怕国家鼓励非公制经济的政策发生变化,占46.3%,希望党委和政府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实的占63%;同时,受访者还对政府的不诚信、社会仇富现象加剧、社会不稳定等表示忧虑。

(五)缺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信心不足。受访者中社会阅历浅的占50%,认为自己企业管理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占48.1%、缺乏老一代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占33.3%;希望与老一代企业家可以经验互补、方法共享的占92.6%,需要老一代企业家“指点迷津”的占48.1%,需要向老一辈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吃苦耐劳的作风;在古今中外的两位人物中最崇敬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占35.2%和22.2%。

二、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亟需加强

(一)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存在本领恐慌。目前,经济新常态要求企业必须对原有的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进行重新确立和调整,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经营管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多培养周期短,锻炼岗位少,尤其是“富二代”,由于成长环境优越,缺乏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苦耐劳精神不足。从调查来看,经过有计划、长时间培养的企业年轻负责人比较少。在受访者中,有过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仅有10人(都在一年以下),占18.5%;认为自己社会阅历浅的占50%、企业管理经验能力不足的占48.1%。实际上大多数“富二代”入职起点较高,有的大学毕业就进入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位,并未从基层做起,甚至直接接管企业。创业型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原始资金积累不足,扩大再生产要靠融资做强做大企业举步维艰。承接型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面临着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与父辈的差异碰撞与融合,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过程,这使得年轻一代企业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缺乏对经济形势的准确研判和把握能力,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不够明确,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存在本领恐慌,需要进一步定位目标、鼓足干劲、提振信心。

(二)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受访者中认为企业负担仍然较重、成本较高的占83.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占81.5%,放开市场准入力度不大的占44.4%,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的占42.6%。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三)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合力尚未形成。目前,市委统战部、市人才办、市工商联、团市委等单位都在开展一些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但还没有形成合力,存在各自为阵、零星松散、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针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缺乏规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关部门和单位普遍存在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信息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家底不清,沟通服务缺乏有效机制和工作平台。民营企业的党、团和工会等组织发挥作用不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现实社会中存在为富不仁、为富不法、为富不俭现象,导致社会层面存在一定的“仇富”心态,对“富二代”存有纨绔骄奢的社会认知偏见,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增添措施,形成合力,加大对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工作

(一)完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机制。一是建立统筹教育培养机制。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培训的总体规划,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工商联具体负责,组织、人事、经信、商务、团委、工会、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教育培养工作机制,培训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在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二是建立综合素质培养机制。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高校建立固定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走出去”接受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专题考察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在泸州举行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市属高校、市委党校阵地开展实战培训;适时遴选部分优秀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经济部门和国有企业轮岗培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提振信心。三是教育引导履行社会责任。要从增进感情入手,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密切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与交流,真诚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商务信息沟通等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开展深入贫困乡村体验等活动,教育引导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力弘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精准扶贫和抢险救灾,彰显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责任担当。在国家抗灾救援、急难险重的紧急时刻有意识安排锻炼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构建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环境。一是营造民营企业良好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完善产权市场,减轻企业负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二是依托新闻媒体正面宣传引导。在泸州电视台、《泸州日报》、《川江都市报》、省市工商联网站、《泸州商会》专刊等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优秀的年轻一代企业家创业创新、爱岗敬业、守法诚信、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的典型事迹,塑造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群体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大张旗鼓地评选表扬优秀典型。以评选各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扶贫先进个人等为载体,定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鲜明社会导向,弘扬社会正能量。四是建立代表人士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市、区县、部门领导联系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制度,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座谈,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宣讲方针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个人成长及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搭建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参与平台。一是有序推进政治安排。抓好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信息库建设,严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有计划地推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和政治安排工作,逐步推荐成熟的人选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执委、常委、副会长、副主席岗位,引导他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发挥企业党、团、工会的组织作用。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团、工会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优秀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夯实其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开展团组织、工会组织等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企业精神,助推企业发展,用组织的力量推动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团委、企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党政部门的沟通,提高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增强其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工商联、团委要通过青年企业家联谊会、QQ群、微信群等形式搭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相互交流的平台,助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创客成长,努力打造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的领军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