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点击数:7198   来源:省联经济处   发布时间:2016.02.24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8%左右。

我省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截止2014年,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582.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44%,预计到2020年我省60 岁及以上人口将达1756.3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05%,到2040年将达到32.44%,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居全国首位,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已进入向重度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家庭和政府已无力负担沉重的养老服务压力,而老年人群体对养老服务的要求、老龄产品的需求、精神文明的追求却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只能求诸市场,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投身养老服务产业。当前的“养老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服务和相关产品,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链。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是调整经济结构、缓解社会压力、有效改善民生、创建和谐社会,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抓手。

一、养老产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需求现状

1.我省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养老产业市场庞大。目前,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582.45万,预计到 2020 年末将达到 1756.30万。按照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17年,需养老床位55万张,到2020年需养老床位6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人至少拥有35张床位。目前,城镇老年人养老金及个人储蓄大部分用于自身养老消费,据四川省人社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四川省717.3万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1682元/月,年消费总额达1447.8亿元;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39.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3013.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76.8亿元;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81.5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增加到2782.3万人。随着政府在养老产业上投入的增加,我省老人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养老消费市场需求庞大。

2.群众整体消费观念转变,养老需求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稳步提高,养老消费观念发生较大的改变,老年人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就医,他们开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其中,部分55岁以上的新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老年人,他们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保险意识、投资意识、文化消费意识提高,推动着整个养老产业市场发展。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存款,有15%的老人觉得生活富裕,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部分大中型城市存在着一批占当地老年人口总数6%以上的中高收入老年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养老消费需求。并且随着年轻人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主动为老人购买养老服务和老龄产品的意识增强,也促进了养老产业市场需求的增加。

(二)市场供给现状

1.我省养老服务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截止目前,全省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格局,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为70%和40%,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28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500个、农村幸福院2500个。全省共有养老机构3406家(其中民营机构约214家),提供养老床位42.2万张(其中民办3.05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25.6张。尽管养老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但市场供给与庞大的老年人数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仅养老床位数距省“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就差约10万张,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我省的养老服务机构多数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生活照料服务为主的机构,政府投资占多数,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能力有限,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

2.养老产品市场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养老产业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供给养老市场的经济实体有的属于第一产业,如农业部门中专门为老人提供副食的企业;有的隶属第二产业,如主要为老人生产日用品的服装公司、助听器、老年代步车公司等;有的归属第三产业,如老人婚姻介绍所、老年大学、老年旅行社等,同时老龄产业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市场体系,涵盖了老人日用品市场、老年服务市场和老龄经济实体等众多领域。从全国老龄办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市场服务消费规模约1.5万亿,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市场服务将达到3.3万亿消费规模,但是我国老年人口市场能够提供的养老产品及服务尚不足1万亿元,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缺口。

(三)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民营养老机构情况。据民政机构和养老商会统计数据显示,以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为统计对象,截止2014年,我省民营养老机构约214家,占全省养老机构(3406家)总数的6.3%,民营养老机构提供床位约3.05万张,占全省总床位(42.2万张)的7.2%。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民营养老机构约39家,约占18.2%,在100张以下的约175家,约占81.8%。民营养老机构分布于成都约50家,占总数的23.4%,其它市(州)共约154家,占总数的76.6%(如甘孜州仅有养老机构2家)。收费水平1000元/月及以下的约占70%,1000--3000元/月的约占20%,3000元/月以上的约占10%,平均收费水平约1500元/月(公办养老机构收费水平500-1000元/月),至少一半以上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60%。从以上数据可见,全省民营养老机构与公办相比数量少,规模小,分布不均,入住率不高,收费价格与城镇退休职工收入大致相当,且高于公办养老机构。

2.民营企业参与老龄产品生产经营情况。我国老年市场起步较晚,理论界和企业界虽然对我国老年市场看好,却又不敢轻易涉足,很多民营企业觉得老年人的收入不高,老年人消费观念陈旧,老年人挑剔等相关原因而不敢轻易涉足老年产业。一是生产经营老龄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老年人产品市场供应疲软;二是老龄产品品种单一,款式单调又不够新颖,个性化发展仍需大力开拓;三是产品价格定位不合理;四是产品宣传力度仍需加强;五是多数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据业内人士反映,我省民营企业在老龄产品生产经营方面问题更加突出,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在国内同行中无竞争优势。

(四)国家政策现状

1.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2013年底全国老龄办、最高人民法院等2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实现优待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优待项目进一步拓展,优待水平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过上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等文件规定相继出台。今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分别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机构养老服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投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人才保障,促进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参与,保障用地需求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养老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四川省民政、住建、发改、金融等部门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于完善养老服务和设施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保险机制建设等提供了依据和政策保障。近期,在四川省十三五 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到 2017年,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55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3张以上。到2020年,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养老服务业加速发展,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数达到6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批有品牌、有实力的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实现规模化发展。

二、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民营养老机构赢利空间小

养老产业市场虽大,但我国处于“未富先老”的经济发展阶段,养老产业市场短期内不会有巨大的盈利空间,导致民营养老机构运营举步维艰。据统计,目前城镇老人及其配偶70%以退休金为主要收入来源,全省退休金人均为1682元/月。城镇老人中71%表示经济状况大致够用,14%的老人则表示经济困难,15%的老人认为比较宽裕。对于相对比较富裕的老人,倾向于选择请保姆一对一服务,生活极其困难的老人,由政府统一管理,集中保障。恰恰是经济状况一般的老人,也就是在平均工资水平线左右的老人便成了入住养老机构的主力军,这些老人一旦失能、半失能,其照顾成本、医养成本较高。而目前全省民营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在每月1500元左右,要求老人支付更多养老服务费用有较大的困难,大多数需要儿女补贴才有能力入住,民营养老机构也无法通过涨价来提高利润,致使许多养老机构收入微薄或处于亏损的边缘,只有通过降低服务水平、减少设施设备投入等方式来维持收入。同时,老年人对民营养老机构还存有偏见,据调查,老年人普遍认为民营养老机构在收费和管理上不够正规,更加倾向选择公办养老机构,导致许多民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生意冷清。

(二)养老产业市场体系不成熟

养老产业市场供给不成体系,老年用品、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产业供给不足,政府缺少对产业体系的规划和引导。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涉养老产业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多数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没有能力开发创新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在国内同行中无竞争优势,且行业分布不均,少数行业甚至无相关生产企业或服务机构;省内绝大多数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无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大多数城市无老年用品专业交易市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屈指可数;同时,相关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鲜有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老年人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另外,政府在民营养老产业的规划上工作还不够细,在市场的调控上考虑还不周全,比如,民营养老院、康养中心在一些地理环境较适合养老的地方就扎堆开办,在个别地方却难寻踪迹,如甘孜州仅有2家养老机构;少数地方政府在审批过程中不考虑市场供需平衡,只关注投资带动GDP的增长,这样既造成市场竞争混乱,又无法真正满足地区养老需求,导致整个养老产业市场供给严重不平衡,也不成体系。

(三)各级政府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

针对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政策法规还需继续细化完善,少数地方政府对落实养老产业政策不重视,甚至不落实,民营企业发展困难重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极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但许多政策仅在宏观上进行指导,还不能有效解决具体问题。具体来讲,医保问题便是一个难题,当前,在“未富先老”的现实之下,解决经济压力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让老人能够住进有医保覆盖的养老机构,或者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老人资金问题,对于民营养老机构来说,也可以开启一部分收入空间。不少地方政府也适时推出了医养结合的政策,但准入条件普遍严格,中小民营养老机构要划入医保范围显得困难重重。按照相关要求,申请医保定点资质时需要达到一定的硬件要求,医护人员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等,对此,大多数民营养老机构因为资金少或规模小,个别条件不能完全达标,被挡在了医保的门外。另一个是土地难题,相关规定明确,民营养老机构申请补贴、贷款融资都需要提供土地证。但多数民营养老机构使用的土地或建筑物都是租来的,没有土地证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企业的补贴力度,四川省从2015年起民办机构新增床位每张政府资金补助平均不低于1.1万元,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每张政府资金补助0.5万元,部分金融机构也对养老产业企业贷款融资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虽然这些支持政策对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但大多数中小民营养老机构却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享受。

(四)部分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

部分民营企业对养老产业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形势把握不准,少数企业家违规经营、唯利是图,导致产业发展始终在低层次徘徊。部分民营企业仅仅看到养老产业市场的庞大,却不能认识到养老产业的微利性和风险性。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个别高端养老机构以外,多数民营养老院收入主要包括老年人入院费和政策性补贴,支出则包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设施折旧、升级改造等,两头相抵,大多所剩无几,同时还要为在养老院发生意外的老人支付相关费用,按照正常投入和运营,民营养老院入住率若能达到70%以上,前3年基本不赚钱,如果运营得好,3至5年能达到收支平衡,5至6年以上才能有赢利,但也仅是微利。微薄的收入使民营企业家不愿加大投资,一些养老机构在设施更新、安全防范、服务水平等方面难以按要求执行,甚至为追求利润铤而走险,租用废旧建筑开办养老院,聘请无相关职业资质的专业人员,导致养老院设施设备陈旧,服务水平低下,安全问题频发,这些做法都给民营养老机构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企业进入养老产业动机不纯,现实中,少数有实力的公司以养老之名搞房地产开发或套取国家医保和政策性补贴,却不愿把资金用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产业发展上。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也是限制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全省仅4436名养老服务人员取得护理员职业资格,其它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大多为50、60年代的中老年妇女,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现代养老服务标准要求。

三、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出台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牵头完善养老产业行业标准

1.要切实做好政策保障。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办实事、惠民生的大事,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视,树立起良好的政绩观,要结合民政部《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会同民政、发展改革委、财政、国土资源、住建、卫生、银监、保监等部门切实拿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要扎实推进民营养老机构、企业医养融合发展,完善融资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以有力举措支持他们发展壮大,为他们排忧解难。各地政府应建立完善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养老服务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强政策协调,定期分析问题,共同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推进举措,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退出、监管制度,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放没有明令禁入的养老服务领域,促进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参与。

2.提升养老行业从业标准带动产业升级。当前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市场服务行为失范等问题突出。因此,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化程度高,消费者普遍认可,且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度高的养老产业品牌,由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市场适用性强,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领域的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支撑保障标准,以及老年人产品用品标准。具体而言,在基础通用标准方面,制定养老机构分类与命名、养老服务基本术语、养老服务图形符号等标准;在专业人才方面,制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基本要求、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培训规范等标准;在养老机构管理方面,制定养老机构设施设备配置规范、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标准;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规范等标准,同时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在老龄产品方面,制定相关的医疗保健、生活用品、房地产、金融保险、娱乐文化、旅游业等从业资格和质量体系标准。从而实现通过提升标准来约束和规范民营企业市场行为,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做好充分准备

1.要认真分析市场抓住商机。当前养老产业市场许多领域处于初期开发或未开发状态,竞争小、机会多且可持续发展,政府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养老产业前景可观。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是在没有充分工业化,经济不够发达,没有建立完善的退休金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进入老年社会的,虽然养老产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市场并不成熟,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投资开发;大部分老人受“养儿防老”传统思想影响较大,更倾向于和家人住在一起,由家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精神、经济方面的照顾,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他们从思想上适应并接受社会化、市场化养老方式,因此,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民营企业进入养老产业市场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消费群体经济状况、消费意愿等进行全面调研,抓住商机,规避风险,找准产业细分方向,把握住赢利点。

2.要积极参与开发新型养老产业市场。结合老年人养老习惯,积极在城镇社区举办或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为有需求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托养、助浴、健康、休闲和上门照护等服务,并协助做好老年人信息登记、身体状况评估等工作。积极向政府出售服务,建立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各类社会主体服务供给和远程医疗服务。积极与政府联系,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积极开发老年娱乐文化市场,开办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娱乐场所、运动场所、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和培训班、旅游公司等。积极参与新时期、新常态下的养老产业发展。

(三)民营企业要把握“十三五”规划和最新政策,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1.要认真学习领会政府各部门政策法规。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逐步加大公共投入,明确了目标任务,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民营企业要对国家政策充满信心。进入养老产业要遵守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养老设施建设,设备更新,人员配备,不做危害公共安全,有损老人利益的事,同时还要积极了解政府补贴和资金支持政策,并积极申请争取,减轻自身负担,积累发展资金。2015年3月,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关于四川省2015—2017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安排意见》,明确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和资金补助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12.9万张(包括新建、改扩建、购置房屋等形式)。2015—2017年按每年新增床位4.3万张安排。

2.要结合养老产业“十三五”规划进行产业规划布局。《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一区两片三带”(“一区”,以成都为核心,由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和资阳等组成创新发展核心,是我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多业态布局的主要区域;“两片”依托泸州、南充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由泸州、内江、自贡、宜宾组成的川南融合发展示范片和南充、广元、广安、达州、巴中组成的川东北融合发展示范片;“三带”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民族特色文化,构建以安宁河谷为主体的攀西阳光康养服务业发展带、以大巴山脉为主体的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发展带、以藏羌地区为主体的川西民族特色康养服务业发展带)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并在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民营企业要准确把握国家和当地政策,将企业的发展规划布局与政府的规划协调一致,保证有序发展、科学发展。

(四)民营企业要广泛学习国内外优秀典型,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1.要积极学习国内外优秀典型。西方国家的养老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形成了包括老年用品、老年医疗、老年文化、老年休闲、老年公寓等多种业态的服务业和配套产业,市场体系十分成熟,为我省民营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借鉴范例。如美国的养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养老住宅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层次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还注重为老人营造家与爱的氛围,满足老年人对归属与爱的需求。在日本,80%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该产业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开发护理、医疗、保健、娱乐等多项指标,旨在按照老年人的需要为其提供家里家外的全方位服务,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基础、以多项指标开发为原则、把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的多元化养老方式,符合现代社会养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要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目前我省一些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中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紧缺,许多管理人员无相关专业素质和行业管理经验,导致了行业发展缓慢。因此,民营企业要整体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渠道,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如:与高等院校和知名医院合作开办养老产业职业技术学院,向各大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产业输送专业人才;与台湾、日本、欧美等先进的养老服务产业机构(公司)合作,引进品牌机构及产品,派遣人员交流学习。同时,民营企业要严格自身要求,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才能形成优秀的产业品牌,推动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